發布日期:2022-07-01
6月30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楊蔭凱出席,介紹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情況介紹
楊蔭凱: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繼續面向市場主體實施新的減稅降費,幫助他們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減負紓困,恢復發展。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建立協同治理和聯合懲戒機制,堅決查處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經國務院同意,6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印發了《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在全國要集中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
這次的專項整治行動將重點聚焦社會反映比較強烈、問題比較突出的領域,具體包括交通物流、水電氣暖、地方財經、金融、行業協會商會和中介機構等,一共五個領域。這次的專項整治行動,將重點整治落實降費減負政策不到位、借疫情防控違規設立收費項目、不按要求執行國家和地方已出臺的惠企收費政策、收取明令取消的費用、強制捆綁銷售、亂檢查、亂罰款等問題。在專項整治行動中,我們將堅持對違法違規收費行為“零容忍”,切實減輕各類市場主體的不合理負擔。
本次專項整治行動,將分為部署準備、分領域自查自糾、聯合檢查、總結評估四個階段。其中6月是部署準備階段,前天我們在座的這幾個部門一起開了一個全國電視電話會,對這次專項整治行動作了專門的部署。為充分發揮社會的監督作用,確保此次行動能夠實實在在地幫助企業解決問題、減輕負擔,我們公布了12381、12315這兩部熱線電話,接受社會對涉企違規收費問題的投訴舉報。我再重復一下,兩部舉報熱線電話分別是12381、12315。
7月到9月是自查自糾階段,要按領域開展自查自糾,督促收費主體主動規范整改,深入摸排投訴舉報線索及相關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要及時查處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的行為。
10月是聯合檢查階段,由有關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對重點部門、重點地區、重點領域涉企收費情況實地開展抽查檢查,對違規收費主體綜合采取市場監管、行業監管、信用監管等方式進行聯合懲戒。對于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的典型案件要進行公開曝光。
11月是總結評估階段,要深入評估分析涉企違規收費問題,研究完善長效監管機制。
答記者問
經濟日報記者:
近年來,相關部門開展了一系列整治涉企亂收費的工作。請問,今年開展整治涉企違規收費的主要背景和考慮是什么?和往年開展的工作有什么不同?
楊蔭凱:
整治涉企違規收費一直是黨中央關心、社會關注的重大問題。近年來,各地區和有關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問題整治,收費項目逐步減少、收費行為更加規范、企業負擔不斷減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涉企“三亂”問題治理具有長期性、復雜性,目前部分領域涉企違規收費問題仍時有發生,形式上也具有隱蔽性。在一些壟斷性較強的領域,有的收費主體利用優勢地位自設收費項目、自定收費標準,部分服務項目收費過高;有的單位利用壟斷地位在提供水電氣暖等公共服務時收取不合理甚至已明令取消的費用;有的金融機構利用信息優勢讓企業承擔本應由銀行自己承擔的評估費、服務費、證明費等;還有的行業協會商會借助行政權力和影響力“搭車收費”,變相加重企業負擔。特別是在當前著力為企業減負的大形勢下,還出現了一些地方政府亂罰款、亂攤派,以及收費主體不落實國家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等問題。
今年特別是二季度以來,受國際環境復雜和國內疫情沖擊等超預期因素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不少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困難增多。為應對當前發展形勢,黨中央、國務院持續加大政策力度,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著力減輕企業負擔、穩住經濟大盤。但如果這些政策不能落到實處,甚至出現向企業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等問題,不僅大大抵消減稅降費的政策效果,也會嚴重破壞營商環境和政府公信力。為此,四部門聯合部署開展此次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目的是通過重拳出擊、猛藥去疴,嚴厲打擊各類涉企“三亂”和不落實國家降費減負政策等行為,保障助企紓困各項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實處,切實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這也是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盏闹匾e措,對保市場主體和就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次專項整治聚焦的都是企業關心、與營商環境密切相關的領域,開展行動有利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地方經濟和相關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與以往相比,此次行動具有4個突出特點:
一是整治涉及內容更廣。不僅整治涉企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還要督促檢查對國家和各地出臺的收費減免政策的落實情況等。
二是更加注重協同治理。工作中注重各地和部門協同聯動,采取分領域分地區自查、聯合抽查檢查等方式進行綜合整治,對發現的問題采取市場監管、行業監管、信用監管等方式實施聯合懲戒。
三是更加注重社會監督。全面加強對已出臺政策的宣傳解讀,讓更多市場主體充分了解政策,增強維權能力,主動維護自身權益。通過設立舉報專線、組織媒體明察暗訪、公開曝光等,對違規收費形成高壓態勢,推動收費主體不斷規范收費行為。
四是更加注重健全長效機制。在整治行動基礎上,進一步厘清涉企收費邊界和監管責任,深化改革,打破行政壟斷,持續完善收費清單等有關制度,從根本上杜絕利用行政權力亂收費、借助行政影響力強制誘導收費等行為。
中新社記者:
水電氣暖收費涉及萬千企業,社會非常關注。所以想請問本次專項整治行動在水電氣暖領域是如何安排的?
楊蔭凱:
供水供電供氣供暖等公用事業,是城鎮經濟運行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具有顯著的基礎性、先導性和自然壟斷性,直接關系社會公眾利益和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水電氣暖收費一直以來都是各方關注的焦點,清理取消各種形式的不合理收費,有利于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實體經濟運行成本。
2020年國務院對這項工作已作了專門部署。我給大家報個數,截至去年底,各地清理規范水電氣暖收費,累計減輕用戶負擔超過300億元,應該說取得了積極成效。近期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再次強調要清理規范供水供電供氣供暖環節收費,取消不合理收費,規范政府定價和經營者價格收費行為,對保留的收費項目實行清單制管理。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此次專項整治行動的總體安排,我們制定了《水電氣暖領域涉企違規收費自查自糾方案》,部署各地進一步深入開展自查自糾工作,清理整治不合理收費。
《方案》明確了五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主要包括清理規范建筑區劃紅線外接入工程收費、建筑區劃紅線內有關收費、已納入定價成本的相關收費、非電網直供電環節不合理加價、其他不合理收費。在入網工程、建設安裝、更新改造等領域,明確了不得由用戶承擔建筑區劃紅線外任何費用、不得收取已納入房屋開發建設成本的水電氣暖安裝費用等“十個不得”。在計量裝置、強制檢定、收費清單管理等領域,明確了嚴禁向用戶收取水電氣暖計量裝置費用、嚴禁強制檢定并收費、嚴禁在收費清單外收取其他費用等“六個嚴禁”。
自查自糾結束后,我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問題線索及各地自查自糾情況,開展實地抽查檢查,對發現的涉企違規收費問題依法依規懲處。
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