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3-13
3月11日,中日(山東)能源合作與綠色發展研討會在濟南召開。本次會議是由濟南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和日中氫能合作協會共同主辦,山東省區域能源學會和山東省歐亞企業交流協作中心承辦。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可再生能源供熱供冷工作委員會、濟南和立新材料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協辦。本次會議的主題是“雙碳”背景下城市能源利用與發展交流探討。本次會議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山東省能源局、省委外辦亞洲處、濟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領導出席本次會議,日本愛知縣經濟產業局、日本一般社團法人東海日中貿易中心、日中氫能合作協會等日方領導通過線上視頻出席了會議。本次會議,吸引了中日雙方一百多家綜合能源企業的參與。
當前,我國處于新舊動能轉換和低碳化、綠色化轉型的關鍵時期,能源領域已經成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主戰場,如何把握能源行業發展趨勢,加強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戰略系統謀劃和國際之間的合作,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熱點問題。對此,我省提出加快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要求,在《山東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實施過程中,重點對深入實施“四增兩減、一提升、兩保障、兩強化”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特別是在氫能產業方面,我省超前布局先導產業、搶占新能源技術制高點的重大舉措,率先出現了全國首個省級層面的氫能產業發展規劃。
山東省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處副處趙楠楠介紹說,截至2021年底,我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6099萬千瓦,占電力總裝機比重達到35%;年發電量達到1109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達到18%;煤炭消費占比、煤電發電量占比,實現了“雙80%”到“雙70%”的關鍵轉變。截至2021年底,我省累計建成加氫站22座,居全國第二位;累計推廣燃料電池汽車800余量,開通燃料電池公交專線30余條,示范運行總里程超過1500萬公里;聚集產業鏈重點企業超過100家,成為全國氫能產業鏈最完整的省份之一。
多年來,日本一直不斷努力研發利用各種能源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低碳發展,特別是在氫能研發利用方面、可再生能源方面、城市供熱、供冷、供氣、供電能源應用保障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日本在綠色經濟發展的經驗非常值得學習借鑒。
日本愛知縣經濟產業局工業與科技部部長花村克己介紹說,隨著2020年10月日本碳中和宣言的發布,日本將加速氫能社會的實現。當前,日本愛知縣制造品產值連續43年位居日本第一,縣內擁有許多制造技術優良的企業,隨著氫能相關領域的發展,為本縣的產業振興做出貢獻。尤其是擴大在燃料電池汽車等移動出行領域中的應用,以中小企業為開端,起到對縣內企業的漣漪效應,也促進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對依賴國外能源資源的日本來說,氫是理想的能源,也有助于解決環境問題。
作為本次會議的主辦方,濟南能源集團董事長潘世英介紹說,在山東、濟南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濟南能源集團錨定“三個走在前”的總遵循、總定位、總航標,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可分、可組、可控能源“一張網”的決策部署,以打造“全國一流綜合能源服務企業”為愿景,秉承“為生態更文明,讓生活更美好”的企業使命,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在與世界五百強企業的對話合作中,充分展示了立足濟南、跳出濟南、推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堅定決心,攜手法國電力打造國內首個利用同套管網實現冷熱一體化示范項目;與世界頂級空氣源熱泵企業歐適能合作探索高效空氣源熱泵技術;全國首家集成10種新能源供暖的綜合能源站項目,形成了可供復制推廣的試點和示范;致力打造全國同行業首個ERP智慧平臺,推動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補等智慧能源與智慧城市協同發展。未來,我們還將穩步推進外熱入濟,開展跨季節蓄熱技術攻關,實施化工廠余熱利用,致力于推動池式堆核能供暖項目在濟南落地,打造核能取暖示范項目。未來雙方合作前景廣闊,存在無限可能。
會上,日本一般社團法人東海日中貿易中心、山東省科學院、日中氫能合作協會、濟南能源投資控股集團、日中水素研究所、三菱重工等科研機構和企業相繼作了精彩發言,圍繞探索“雙碳”背景下城市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展開了深入探討交流,在通過加強中日可再生能源,特別是氫能利用和技術研發的合作,來保障中日城市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等方面達成了共識。這將為我省加快推動能源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面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實現我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貢獻。